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亦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被称为“高职双一流”。“双高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高校及建设专业名单,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共计197所,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所(A档10所、B档20所、C档2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141所(A档26所、B档59所、C档56所)。
双高计划的选拔标准跨越了公办与民办、地域与规模的界限,为所有高职院校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不论身处何地,规模大小,只要具备高就业率、高质量毕业生、高社会认可度、良好校企合作及实训条件,均可参选。这一机制确保了入选的双高计划高校,均是在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上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因此,双高计划高校无疑在综合实力上比普通专科高职院校更胜一筹。它们承载着培养世界一流高职人才、建设骨干专业的使命,是高职教育领域的领军者。
不一定。在探索高职专科院校的选择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即便是被冠以“双高”或其他荣誉头衔的院校,其内部也不乏冷门行业与专业的存在。正如985、211高校中,某些被视为王牌的专业,在就业市场上也可能遭遇挑战,这再次印证了“专业选择大于院校选择”的真理。
以铁路大专为例,尽管其综合排名可能不高,但由于其专业与铁路行业的紧密对接,学生往往能享受到较高的就业率。相反,化工类大专即便排名靠前,学生的就业方向仍多指向化工厂,这体现了行业对就业质量的深远影响。
因此,在规划教育路径时,我们应秉持“专业优先”的原则,根据个人的兴趣与职业规划,精心挑选那些专业建设档次高、教学质量优、且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院校。同时,优先考虑公办院校,因其往往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更广泛的社会认可。最终,选择一所既能提供高质量教育,又能助力未来职业发展的高职专科院校,才是明智之举。
023-6539 3933
31567393
咨询老师
谭老师
156 8338 9616
周老师
185 8079 2888
156 8338 9616
185 8079 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