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乘制服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丰富多彩且充满变革的过程,它伴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起源与初期发展:中国第一家民航公司成立于1929年,但早期并没有空姐。直到1938年,中国才从国内筛选出6名合格的空姐人选,并诞生了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空姐制服。这些制服沿袭了国外空乘的设计样式,以白色短袖衬衣和素色铅笔裙为主,整体设计风格偏向于素色保守。
50年代的情况:1955年新中国在北京第一次招聘空乘人员,1956年新中国第一批乘务员走上飞机。她们的制服仍以白色短袖衬衣为主,简洁大方,质朴清纯。此时,中国民航尚未统一制服,机组成员穿着的蓝色西装象征着“资产阶级”风格。
70 年代后逐渐走向多元,集民族、文化、职业于一体,设计新颖、款式大方、色彩绚丽,彰显了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又散发出美丽空乘的青春活力,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在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由于“破四旧”运动的兴起,带有“资产阶级”味道的洋西装被列在批判之列,取而代之的是灰色斜纹的军便服。
民航重归空军建制:70年代初,民航重归空军建制,全行业都穿不戴领章帽徽的军便装,在飞机上依然是穿部队的绿色胶鞋。此时,空乘制服的设计以部队军便装为主,风格干练精简。
第一套全国统一的空姐制服:1980年,广州民航管理局推出了全国第一套统一的空姐制服——墨绿色航空制服。这套制服配红丝巾和及膝长皮靴,引领了时尚风潮,为空姐职业形象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国航的国际化步伐:1988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其空乘制服由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设计。国航“宝石蓝”系列空乘制服上线,标志着中国民航和中国空姐真正走上了国际化的舞台。
高速发展期的制服变革:90年代,中国民航进入高速发展期,各航空公司纷纷找名师设计制服,不仅制服有了一年四季的区分,就连飞行包、领带等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注重东方美学与国际风范:现代航司制服更加注重体现东方美学与国际风范。例如,东航的新制服设计遵循简洁、美观、得体的原则,结合经典与热情,展现东方气质与海派风格。
个性化与文化融合:21世纪以来,航司制服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与文化融合。例如,深航的“汉服”式制服、吉祥航空的中国旗袍式设计等,都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
多样化的制服设计: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制服设计。如春秋航空的翠绿色制服融合了中国特色与现代感;川航的制服则采用了“汉服”青果领和偏襟设计,腰节增加华丽的进口油蝴蝶结等。
023-6539 3933
31567393
咨询老师
谭老师
156 8338 9616
周老师
185 8079 2888
156 8338 9616
185 8079 2888